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各种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
肥皂供需格局分析
【资料图】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外肥皂需求量大,国内肥皂出口量翻倍增长,国内产量增长明显。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肥皂产量为126万吨,同比增长40%。
随着中国国民对个人卫生的需求上涨,带动着肥皂的需求量同步上涨,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肥皂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肥皂表观需求量在2021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国民意识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迎来爆发性的增长,需求量为135.8万吨,同比2020年上涨132.53%。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肥皂的用途很广,除了大家熟悉的用来洗衣服之外,还广泛地用于纺织工业。通常以高级脂肪酸的钠盐用得最多,一般叫做硬肥皂;其钾盐叫做软肥皂,多用于洗发刮脸等。其中2021年中国肥皂进口金额为1928472734美元,同比增长166%;肥皂出口金额为963983280美元,同比下降30.2%。
肥皂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肥皂产业链较为清晰,上游为原材料,主要由动植物油脂、烧碱、香料、染料;中游为肥皂制造,主要有透明洗衣皂、增白洗衣皂、植物洗衣皂、普通洗衣皂;下游为肥皂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商超、日化店、便利店、电商平台。
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发展,大大冲击了肥皂工业。加上洗衣机的普遍使用,造成一些发达国家合成洗衣粉产量大幅度上升,相应肥皂产量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但发展到90年代末,这种趋势又有了变化。肥皂产量不再下降,而是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据统计,我国肥皂产量为126万吨,同比增长40%。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肥皂行业CR5为54.7%,格局较为集中,其中舒肤佳占比最重,占比35.7%,为中国肥皂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比第二的为六神,占比5.3%,占比第三的为力士,占比4.8%,占比第四的为纳爱斯,占比4.6%,占比第五的为宝洁,占比4.3%,其它企业占比45.3%。
舒肤佳和Oaly是有外资企业宝洁主导的,中国在肥皂市场上占比最重的本土企业为上海家化,根据数据显示,上海家化个人护理业务中包含肥皂产品,由于龙头企业的挤压,上海家化个人护理业务收入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中收入为17.33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贸易的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肥皂品牌加入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中国肥皂包装设计。面对这庞大的世界市场和多元消费的文化环境,中国肥皂包装要想脱颖而出,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打造中国特有的包装设计风格,这种包装既能唤起国人的情感,还能让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欣赏到中华文化之美,因此包装要强调民族化。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肥皂产业链较为清晰,上游为原材料,主要由动植物油脂、烧碱、香料、染料;中游为肥皂制造,主要有透明洗衣皂、增白洗衣皂、植物洗衣皂、普通洗衣皂;下游为肥皂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商超、日化店、便利店、电商平台。
烧碱为制作肥皂重要的上游原材料,烧碱的产量对肥皂行业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烧碱产量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从2016年的3283.9万吨上涨至2021年的3891.2万吨,同比2020年上涨6.81%。随着中国烧碱产量的增加,带动肥皂产量的上涨。
肥皂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肥皂产量与烧碱呈现正相关关系,2015-2019年中国肥皂产量趋于平稳发展,2020年,中国肥皂随着疫情态势的加剧,国民个人卫生需求上涨,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2021年中国肥皂产量为135.8万吨,同比2020年上涨7.78%。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肥皂出口量大于进口量,说明我国肥皂行业技术成熟,不依赖于进口,且出口量逐年上涨,2020年达到峰值,出口量为77.93万吨,2021年有所下降,出口量为51.63万吨,2022年1-9月,中国肥皂进口量为13.53万吨,出口量为38.34万吨。
从我国肥皂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分布来看,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是我国肥皂主要出口地区。以2020年数据为例,我国肥皂出口到美国5.71亿美元,位居以第一;排第二的是日本,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其次是澳大利亚,出口额为1.1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贸易的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肥皂品牌加入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中国肥皂包装设计。面对这庞大的世界市场和多元消费的文化环境,中国肥皂包装要想脱颖而出,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打造中国特有的包装设计风格,这种包装既能唤起国人的情感,还能让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欣赏到中华文化之美,因此包装要强调民族化。
肥皂市场竞争格局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肥皂行业CR5为54.7%,格局较为集中,其中舒肤佳占比最重,占比35.7%,为中国肥皂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比第二的为六神,占比5.3%,占比第三的为力士,占比4.8%,占比第四的为纳爱斯,占比4.6%,占比第五的为宝洁,占比4.3%,其它企业占比45.3%。
舒肤佳和Oaly是有外资企业宝洁主导的,中国在肥皂市场上占比最重的本土企业为上海家化,根据数据显示,上海家化个人护理业务中包含肥皂产品,由于龙头企业的挤压,上海家化个人护理业务收入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中收入为17.33亿元。
未来中国肥皂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肥皂产量呈现出大跨步的上升,这种商品过剩所带来的竞争趋势已经由关注质量转变为关注设计,现代包装设计成为品牌和企业促进销售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包装设计中的功能与审美需求必须迈向下一个阶梯,即追求品牌知名度、识别度和忠诚度。
经过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国民对个人卫生护理等方面的需求随之上涨,这有利于中国肥皂行业的发展。中国商业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肥皂产量呈现出大跨步的上升,这种商品过剩所带来的竞争趋势已经由关注质量转变为关注设计,现代包装设计成为品牌和企业促进销售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包装设计中的功能与审美需求必须迈向下一个阶梯,即追求品牌知名度、识别度和忠诚度,使本土品牌在市场中的份额提升。
环保主题越来越遭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逐渐看法到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近几年关于环保的呼吁也响彻在设计范围,比如服装设计末尾尝试运用各种可再生资源,用塑料、蔬果皮、蜘蛛网等资料来制造衣服,产品设计搜索废弃资料停止二次加工制造。肥皂包装设计的主要资料是纸张和塑料,设计、消费不可防止地会形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越来越多的肥皂企业末尾反思和研讨如何在设计进程中有利于维护环境生态环境,比如在资料的选择上,“材质上运用自然环保包装材质,带来的不只是视觉上冲击,更是一种关心,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回归自然”。因此具有环保理念的肥皂包装创新设计将是未来设计的趋向之一,拥有环保看法的包装设计在日后全球市场当中将有相当弱小的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肥皂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肥皂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