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6月19日电 (王笈)上海博物馆19日重磅推出“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以考古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
(相关资料图)
6月19日,上海博物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开幕。张亨伟 摄
放眼世界,良渚文明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等基本处于同一时期和同一纬度,有着相近的文明化进程。良渚文明的发现,定位了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的时间坐标,突破了近代西方学术界建立起来的文明起源理论和发展模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绵延不断的实证。
重达88公斤的石猪。张亨伟 摄
本次“实证中国”大展是“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二展,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主办,是中国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展览汇聚国内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其中90%以上为珍贵文物,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多家文博机构的“镇馆之宝”齐聚于此,让观众得以一饱眼福。
走进展厅,一件重达88公斤、在凌家滩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石猪映入眼帘,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最大和最重的猪形石雕。石猪采用圆雕工艺雕琢而成,嘴、鼻孔、眼、耳俱全,并有一对獠牙,整体形象逼真传神。专家认为此石猪为“镇墓兽”。
玉琮局部。张亨伟 摄
出土于反山王陵的良渚“三大神器”——“琮王”“钺王”和玉权杖得以“同框”亮相,器物上多组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令人惊叹,反映出良渚文化微雕技艺之精湛。其中,重约6.5千克的“琮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量最大、雕琢最精美的玉琮,器型外方内圆;通长17.9厘米、刃宽16.8厘米的“钺王”,是目前出土的唯一一件琢刻神徽和鸟纹的玉钺,钺身淡青带墨绿色斑。
此间还有出土于凌家滩遗址的玉鹰,是一件鹰、猪、太阳“合体”的双面雕刻器物,造型独特,内涵丰富;出土于赵陵山遗址的透雕玉人首形饰,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据介绍,良渚文明对于玉器的热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玉来划分等级、区别身份、显示权力,创造了琮、璧、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玉礼器及其背后的礼仪系统,最终形成了一套不同阶层人群的用玉制度和社会规范。
上海博物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张亨伟 摄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长江下游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发展高度的最典型代表,深入探讨其演进过程、特点及影响,将对深入了解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探讨中华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悉,本次“实证中国”大展将持续展至10月8日。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并为观众提供良好观展体验,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将实行全预约制入馆参观。(完)